设为首页         

资讯内容 Content

生物瓣的选择:年龄界限或已清晰?
Is There a Clear Boundaries of Age in the Preferred Option of Tissue Valve?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作者:董念国|乔华 编辑:国际循环网 时间:2014/2/28 16:44:43    加入收藏
 关键字:心脏瓣膜病 人工心脏瓣膜 生物瓣 机械瓣 

  本刊评论:扬长避短 OR 扬长补短

  心脏瓣膜疾病是心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。自1960年Harken等第一次成功将人工瓣膜植入人体心脏以来,人工瓣膜在几十年内经历了几代的发展,出现了多种材料与实施方法,为人造瓣膜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提供了越来越有效、安全以及方便的器械及技术支持。现有用于瓣膜置换手术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包括机械瓣和生物瓣,两种瓣膜各有其优缺点。

  机械瓣膜的长与短

  人工机械瓣膜自从诞生之日起,经历了三代产品。第一代人工机械瓣膜:笼球瓣和笼碟瓣。这一代瓣膜是由金属笼架和硅橡胶球型瓣阀组成,属周围血流型,跨瓣压差大,血液动力学性能较差,血栓栓塞率较高,目前基本已被弃用。第二代人工机械瓣膜:侧倾碟瓣。碟片具有各向同性热解碳涂层、瓣架由金属整体加工而成、瓣柱无焊接,属于半中心血流型,跨瓣压差较小,血栓栓塞较低,血液动力学明显优于第一代机械瓣,目前应用较少。第三代人工机械瓣膜:双叶瓣。双叶瓣有两个叶片,瓣叶打开合理,开口面积大,为中心血流型,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瓣。由于不同公司的设计不同,双叶瓣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稍微有所差别。

  热解碳是截至目前公认最好的制作机械瓣膜的材料之一,其硬度和强度高、耐磨性好、生物相容性好、质量轻、加工性能好,因此很适合做机械瓣膜。所以,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的瓣架和瓣叶大多采用热解碳材料来制备,其中,以热解碳涂层最为广泛。纯热解碳产品把涂层做的很厚,最后再去掉基体,理论上防止了涂层脱落的可能,但热解碳涂层太厚就很难保证性能,对工艺的要求也较高,因而会增加成本。钨化热解碳或者加入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热解碳是为了增加显影效果,这些不同种类的热解碳在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。

  三叶瓣的设思路类似于双叶瓣,理论上与人体中的三尖瓣在形态上更接近,血液动力学更好,但是,多出一个叶片增加了瓣膜潜在的不稳定性,且没有绝对性的性能提高,所以并没有进入市场。

  机械瓣膜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瓣膜置换假体之一,存在一个较严重的缺点,就是在植入了机械瓣膜后,患者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血栓药物;机械瓣膜的优点是经久耐用,一般的设计是50~100年。

  生物瓣膜的短与长

  近年来,生物瓣膜置换技术在世界上发展非常快,生物瓣在国外的使用量持续增长。2002年从法国第一例手术至今已逾十年。2002至2006年是第一阶段,即临床探索阶段,2006年进入临床研究阶段。从2006年至今,全世界已有6万左右患者受益。资料显示,目前国外一般生物瓣使用约占30%,欧洲约占22%。

  生物瓣膜分为同种生物瓣和异种生物瓣,一般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动力学特点,因此在人工瓣膜市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同种生物瓣膜的应用比异种瓣早十年,采用移植新鲜的人体瓣膜来达到治疗病变瓣膜的目的。目前,临床应用的同种生物瓣膜包括主动脉瓣、肺动脉瓣和二尖瓣,优点主要为接近正常解剖、血液动力学特性优良、可成功重塑心室、具有抗感染性、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低、无需抗凝治疗,但取材限制及远期狭窄问题使其使用受到限制。

  临床主要应用的生物瓣膜为异种生物瓣膜。五十年来,随着瓣膜固定技术及抗钙化处理的不断发展改进,新型生物瓣不断涌现。人工瓣膜的发展牵扯到材料的进步、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的发展,发展潜力是巨大。

  生物瓣为完全中心血流,血液动力学性能优良,血栓栓塞发生率低,患者在植入生物瓣后只需服用3个月左右的抗凝血药物即可,为患者减少了很多痛苦。但是,生物瓣的寿命相对于机械瓣膜要短得多,一般的生物瓣服役年限为10年,最好的也只有15年左右,因此,多数患者面临二次手术的危险。

  组织工程瓣膜的扬长补短

  无论是机械瓣还是生物瓣,都不是理想的心脏瓣膜移植物。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,可能发生与抗凝有关的出血并发症。化学改性的异种生物瓣由于缺乏生命活性,使用10年左右后将因组织退行性变、钙化而导致瓣膜衰坏、功能障碍;同种心脏瓣膜来源匮乏,且可引起排异反应,从而影响瓣膜的耐久性。

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按照组织工程学原理,首先构建具有心脏瓣膜形态的支架,然后在支架上种植自体活细胞,自体细胞在支架上生长并产生细胞外基质,逐渐对原来的支架进行改建,最终形成完全由自体细胞和基质所构成的活性瓣膜组织。由于这种新型人造心脏瓣膜具有自我更新和改造能力,生物力学和血液动力学性能优良、耐久性好、无需抗凝,从而克服了现有人造心脏瓣膜的不足,可望成为理想的瓣膜替代物。

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,研制的瓣膜已经成功植入动物体内,其功能在不断提高,部分学者已开始将其用于人体,近期效果良好。但目前也存在着较多问题,因此受到限制,比如:支架材料不理想,细胞来源方面无法有效保存细胞的生理功能,体外预调技术复杂、难度较大,由于高压血流下细胞的黏附性得不到保证,植入试验只能应用在低压血流的肺动脉瓣位置。

  人工瓣膜应用需扬长避短

  瓣膜置换手术中采用何种人工瓣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、职业、精神状况、预期寿命、瓣膜置换部位、有无妊娠要求、能否接受长期抗凝、合并疾病、血栓栓塞风险、经济条件等情况。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、瓣膜制作工艺的改善、生物瓣预期使用寿命的延长,可以适当降低生物瓣的使用年龄。目前,国内生物瓣的使用量有上升趋势,但人工瓣膜的使用仍以机械瓣为主。基于两种瓣膜的不同特点,生物瓣多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特殊的患者,目前国外一般生物瓣的使用率占30%~40%。另外生物瓣膜的造价较机械瓣膜要贵很多,加上生物瓣衰坏病例增多,目前我国的生物瓣使用率尚不足10%。虽然生物瓣较机械瓣的市场占有率要少得多,但是,生物瓣的临床应用地位是无法被替代的。

  对于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,维持 INR 1.76~2.50可显著减少抗凝出血的发生,且血栓栓塞发生无明显增加。对于老年患者机械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,维持INR为1.65~2.50,可有效减少抗凝并发症。生物瓣使用量的增长不可忽视,生物瓣、机械瓣孰优孰劣,尚需开展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证实。



上一页  [1]  [2]  [3]  

相关幻灯

相关视频

 
京ICP备15014970号-5   国际循环 版权所有  2008-2022 icirculation.com  All Rights Reserved